首页 > 民俗文化

农历十二月初七日子好不好 农历十二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时间: 来源:www.mykite.cn

 农历十二月初七日子好不好 农历十二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腊月初七是什么节日?什么是“驾诺”?

  腊月初七是民间传统的“赶傩日”。所谓“赶傩”,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 《后汉书》中记载:“冬月,星辰归岁末,阴阳节后,劳作农夫赏蜡。 一日前蜡,有很大的驱魔作用,这叫赶走疫病。”意思是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此时阴阳交替,人们用猎获的猎物在“腊月”举行祭祀。

   “腊月”原本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现在是腊月初八。 “腊月初一”是农历腊月初八的前一天,也就是腊月初七。这一天是傩日,其目的是驱除疾病。因为七是复活的数字,腊月初七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人日”。



  当然,这个“人日”来自于女娲创造人类。据说,从正月初一开始,她每天创造一种动物,初一创造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农历三月初四属猪。第五天是羊,第五天是牛,第六天是马,第七天是人。 《卜卦》云:“初七,从黎明到黄昏,月亮清,夜见星,人民安,君臣安。”和谐。”这意味着农历正月初七是人日。如果天气晴朗,晚上能看到星星,那就意味着这一年会成功。

  从正月初七到腊月初七,人们一路跌跌撞撞。他们有喜有悲,有好有坏,所以腊月初七,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人”的日子。 “日”驱走一切晦气,保留旧一年里一切不好的事情
  驱魔日一般是腊八节的前一天。这一天,民间要举行驱傩、驱疫活动。说起傩傩节,就不得不先说说我国的傩文化。傩文化在我国已有数年的历史。又称傩舞、傩舞。它是汉族最古老的祭神、舞鬼、驱瘟的舞蹈。驱魔日,戴着柳面具的演员将扮演驱除瘟疫的傩神,用独特的舞蹈动作驱除瘟疫。虽然腊月初七驱傩表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再流行,但在我国的江西、湖南、重庆等地仍然流行。



知道了傩日的含义后,我们再来看看“初七不驱傩,来年多病”这句话的含义。按照俗话说,腊月初七人们要举行驱鬼活动。如果这一天不举行驱邪活动,来年就会发生严重的病灾。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专门研究傩文化的学者指出,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种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多种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其中就包括傩仪式。 、傩风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面目的是驱鬼祛疫、消灾吉祥,其内涵是通过各种祭祀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目的。 。至今仍活跃或生存在汉族和20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涉及245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的傩文化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学术领域。可以说,一本书不足以讨论这个话题。中国傩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多样、复杂,形式千变万化。传统文化的很多现象都与中国傩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我们熟悉而不了解。例如二郎神、关公崇拜、社火、胶东戏、面具艺术、药王崇拜、桃花崇拜、钟馗等,都可以纳入傩文化体系。我国的傩文化既源远流长,又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难。许多傩文化形式正濒临灭绝。我国已将傩文化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过去,人们之所以非常重视驱魔日,是因为过去由于生活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古代经常发生瘟疫。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瘟疫发生后人们束手无策。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一场瘟疫往往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所以人们就特别害怕瘟疫的发生。



人们之所以把腊月初七定为赶傩日,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腊八节就已经是新年了。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首童谣,“小孩子别贪心,过了腊八就是过年了”。其实,从这首童谣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人们已经把腊八节当成过年了。因为驱魔日是祈求新的一年没有瘟疫,又因为在大年初一举行,所以腊月初七就成了祈求瘟疫祈福的驱魔日。

  链接:瘟疫

  鼠疫,又称大流行病,是指世界范围内大范围或多地点感染人类或其他物种的大规模传染性、致命性流行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大流行的出现应满足以下条件:人群中出现新的病原体;病原体感染人类并导致严重疾病;该病原体很容易传染,尤其是人与人之间。鼠疫在中国史料中早已有记载。例如《周礼·天官·仲载》记载:“病医治天下人之病,疟疾四季发生”。 《吕氏春秋·季春》记载:“春行夏令,民间多疫。”这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人们相信鼠疫全年都会发生。原因之一就是季节能量异常,是“不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古代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例如,《素问·针灸论》指出:“五疫发生时,无论大小,皆易受感染,症状相似……正气藏于体内,而邪不可除,毒气应避。” 《素问·本病》章:“若厥阴不退,即大风早起,雨不落,湿湿不化,人就会出现热病、斑病。当风发生时,人的疾病会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头颅疼痛、内热烦躁等。咽干则饮酒。”指出热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且与气候有关,并认为只要“正气存”,毒气就能“避”。 ”

  东汉

东汉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说:“虞氏祖先众多,虞氏有200多个。自建安(公元196年)以来,尚不到十人,三人死亡二人,伤寒十人第七,感怀昔日失落,无力挽救受伤的恒耀,孜孜求古,汲取古法。诸药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当时的那些。传染病的猛烈可见当时瘟疫的猖獗。

  三个王国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疟疾流行,家家受丧尸之苦,家家有哀号哀声。或关门。”死亡,或家破人亡,哀悼,或以为疫病为鬼神所为,凡患此病者,必为棕大黄子、靖房人、挤户所杀。 !若夫宫在鼎食之宫,重貂厌生门,若如此稀少,乃阴阳失位,寒热不正所致。时间长了,所以才会发生流行病,愚蠢的人又厌恶挂符,这也是可笑的。”它描述了疫情流行时的悲惨处境,并明确指出:“疟疾流行”。 ,不是“鬼神之作”,而是“阴阳错位,寒热不合”造成的。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灿在《七首悲诗》中也有记载:“……出门无所见,平野白骨尽。路上,她的孩子被遗弃在草丛中。当我听到嚎叫和哭泣时,她流着泪,不肯回来。“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时,我们怎么能完整呢?”我把马赶走,抛弃了它,我不忍听这话……”这正是当时荒凉景象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植到汉献帝刘协的七十多年间,记录了十七次疫病。疫情已持续多年,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就连士大夫也不能幸免。比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谦、陈琳、英爵、刘震也瞬间离世。悲剧由此可见一斑。

  晋

  晋代葛洪的《急方》也论到热病,认为“伤寒、时行、热病,皆同类……其年有疟疾,与鬼合,亦名热病”。毒。”另有“治瘴疫温毒方”一章,记载了抗瘟药甘散、老君神明散、毒糜散、温病散等。并预防发热流行病。

  隋

隋朝晁元方《疾病病因病论·疫热病》认为,疫病“与季节气温暑等病相似,皆有不和节气,善寒暑”。一年之内的天气,或遇风雨大雨,雾露持续,民间就会有许多疾病,持续时间不长,但发病率差不多,就好像有一个疾病一样。鬼灵,故有瘟疫、疟疾。”他还认为,草瘴、黄芒在岭南地区很常见。瘴气和其他瘴气也属于流行性疾病的范围。他进一步指出:“此病是由于岁月不和,冷暖失和,人因气气而发病,病气极易扭转而传染,甚至家破人亡,外传外人”。 ……所以,需要提前服药,施展法术来预防。”

精选推荐

  • 2024年3月8日安门好不好
    2024年3月8日安门好不好

        安门是装修过程中的一件重要的事,门装好了,这个家成了真正的避风港湾。作为标志性的活动,选个吉日安门就意义非凡了。选吉日要提前做好计划,与装修工作的进程相匹配,做到既不耽误工期,又能让美好的寓意降临到新居中。今

  • 2024年3月11日可以安门吗
    2024年3月11日可以安门吗

        装修有很多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装修的步骤来进行,否则工程进度会有很大的影响。安门不光关系到家的安全,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有门的地方才是家,因此安门需要找吉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安门的吉日该如何寻找,什么样的日子

  • 2024年3月18日结婚黄道吉日
    2024年3月18日结婚黄道吉日

        不提前选好结婚的吉日,你怎么选定婚礼场地和宴席,又怎么给亲朋好友发出邀请呢?吉日的另一层意义就是吉祥好运,婚姻从刚一开始就顺顺利利的,等待着新人的就是甜蜜的好日子。人生短短数十年,珍惜每一段婚姻,好好选日子。结

  • 2024年3月2日宜安门吗
    2024年3月2日宜安门吗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大门的认知和讲究都是非常深刻的,也知道安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随意安个门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考虑到安门吉日这个事项,只有在安门吉日的作用下进行,才能更好的守住门内的好运,抵挡门外厄运进入

0